发表日期:2008-05-08 00:00文章编辑:admin浏览次数: 标签:
据中国纺织网2008年5月7日讯 除了雨水贮存之外,进口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是新加坡另外三个重要的供水来源,新加坡人还为其取了一个颇有危机感的名字――城市的四大水喉。
新加坡环境与水源部环保伙伴联系署副署长郑振扬向记者介绍,2000年起筹建的新生水厂目前已经增加到4座,第五座也处于建设当中。所有废水都会通过城市中密集的地下网路被运送到这些水厂加以处理。现有四座水厂的产量,已经占到全国供水需求量的15%以上。
一座面向公众的新生水展览馆也于2003年开放,在这里不仅可以亲眼目睹污水如何新生,还有讲解员向来访者绘声绘色的介绍水的重要性。在郑振扬的引领下,记者参观了这座如今被旅行者频繁光顾的展览馆。隔着玻璃窗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所有污水要经历三部曲――微滤、先进隔膜以及紫外线消毒,才可以获得新生。经过3万次以上的科学检验,这些新生水被证实超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50倍以上。
目前的新生水主要供工业和商业使用,同时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每天也将2.3万立方米的新水与蓄水池里的原水混合,作为生活用水的间接来源。这也是沿袭了欧美一些国家推广新生水的传统做法。澳大利亚《星期天邮报》还曾经在当地展开了一项 盲试,向公用事业局取得一些瓶装新生水让澳大利亚人尝尝口味,并同来自其他水源的食用水进行比较,结果有1/3的公众认为新生水的味道最好。
无论是口感还是纯净度,都不存在任何可质疑之处。但一部分公众依旧认为,再生水由生活废水净化而来,加上紫外线杀死了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所以拒绝饮用。为了打消公众疑虑,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士,都自告奋勇饮用再生水。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已经工作30多年的3P网络署署长叶庆元告诉记者,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饮用再生水这个行列。
当我问到陪同前来的郑振扬,新加坡海水淡化的技术是不是世界领先?这位副署长笑着对我说,中东那边可能会更先进吧,因为他们比我们还缺水。2005年9月,新加坡第一座私人企业设计、兴建、拥有的海水淡化厂――大士海水淡化厂投入生产,第一年运作中淡化海水的成本高达每立方米新币78分(大致合人民币4元)。看来在短期内依靠淡化技术寻求水源解决方案,即便对于人均GDP接近于美国的新加坡,也算得上是奢侈品。
开源也需节流。从1997年起,公用事业局开始逐次提高水价。新收费制度的实施使得高用水量的家庭需要付出更高的税务。2000年7月1日起,家庭用户每月首40立方米耗水税提高至30%,若超过40立方米,则须支付45%的耗水税。2004年的用水量比1995年减少了11%,同期水费则上涨了一倍以上。新加坡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2012年人均家庭用水量由目前的160公升降低为155公升。
新加坡用水如今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骄傲的到世界各地的展会上推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四大水喉这种可持续管理水源的模式,也为新加坡赢得了2007年的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