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News

作為海水淡化產業重鎮濱海新區RO膜研究走在國際前列

发表日期:2010-04-05     浏览次数:

    據人民網天津視窗2010年4月2日訊 經過多年發展,濱海新區海水淡化項目取得很大進展。作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項目的北疆電廠一期項目和臨港工業區海水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都在全速建設中。預計到今年底,濱海新區海水淡化總規模將達到日產50萬噸,海水淡化年生產能力達1.5億噸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據了解,總投資30余億元的臨港工業區海水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正在全速建設之中,項目建設規模為建設冷卻水50萬噸/日,海水淡化能力10萬噸/日。同時,北疆電廠一期也正在加緊建設中。作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其海水淡化裝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日產海水20萬噸,滿足濱海新區1/4的用水量。這些項目在未來的建成投產將強力支撐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區內的石化項目、裝備制造項目等用水大戶提供用水保障。
    已建成項目中,去年10月份投產的大港新泉淡化水項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廠,僅項目一期便可日產淡水10萬噸。在天津石化動力部的化學水站內,由新泉提供的淡化海水經過特殊處理后源源不斷流入大乙烯項目。大乙烯的全部工業用水均來自淡化海水,截至目前供水已超過700萬噸。
    在大港發電廠,生產和生活用水全部來自淡化海水。作為國內最早建立的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大港發電廠目前利用海水量已接近300億立方米,海水淡化能力達每日6000噸。
    濱海新區作為國內海水淡化產業重鎮與研發中心,在做強海水淡化產業上下足了工夫。作為反滲透(RO)法進行海水淡化的關鍵技術,新區在膜材料和膜組件、污水膜處理方面走在國際前列。位于開發區的相關公司憑借在膜技術研發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市場上站穩陣地;而首家以淡化海水為原料的飲用水企業,目前其生產的瓶裝水在新區超市、便利店隨處可見,價格與其他普通瓶裝水相當;主打產品桶裝水市場份額穩居新區市場前兩位。

    采用膜處理北京九個污水廠升級改造再生水補給永定河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王理 / 時間:2010-04-05 11:24:46

    據人民網2010年4月3日訊 永定河發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的桑干河,流經內蒙古、河北,經北京轉入河北,在天津匯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北京段位于北京西部,主河道長170公里,流域面積為3168平方公里,流經門頭溝、石景山、豐臺、房山和大興五個區。據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鄧卓智介紹,歷史上的永定河與北京市內的河湖水系都是連通的,是整個北京城最主要的直接或間接水源,可以說,永定河是北京的搖籃。
    這河跟北京的關系太密切了,永定河攜帶泥沙從黃土高原流下來,泥沙沉淀形成沖積扇平原,北京城就坐落在這沖積扇平原上。老北京的城市和大企業用水,都是官廳水庫的水,也就是這永定河的水。上世紀70年代,永定河一年來水20.3億立方米,水多魚也多,網放下去,魚就落在上面。河岸滲水條件比較好,居民自己打淺水井,就能采到飲用水。說起昔日的永定河,王建充滿了依戀。
    如今,干涸的河床上隨處散落著白色垃圾,每年都在加固的水泥堤壩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冰冷的圍墻,如若沒有那遍地的鵝卵石,實在很難讓人相信王建所說的一切。70年代以后,永定河的水量就明顯減少了,一個原因是自然降水量減少,另一個原因就是永定河上游工農業用水量大幅增加。
    由于在官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工作多年,王建對永定河的歷史變遷十分了解:永定河上游的山西、內蒙古等地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金屬礦山,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量開發,建立了好多大型的化工基地、煤炭廠,這些項目用水量特別大,直接導致了永定河水量減少;農業方面,當時又興起了開荒熱,周圍的灌木叢都被開發成了農田,大面積的農田必須修水庫保證灌溉水源,水庫的修建又推動了更大規模的開荒,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母親河的干涸。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北京市相繼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永定河的治理工程。1997年至1999年,先后在永定河上建設了黑水河橡膠壩和盧溝橋橡膠壩,以改善北京西郊門頭溝和盧溝橋兩地的生態環境。2000年以來,多次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在永定河河床種植沙地柏等耐旱植物,使永定河沿岸生態環境得到局部改善。
    今年2月28日,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工程建設正式啟動,預計到2014年,干涸的河道將形成湖泊與濕地,建成以水串景、水綠相間的綠色生態發展帶。根據最新出臺的《永定河綠色生態走廊建設規劃》,工程建成后,永定河將形成一條生態走廊、三段功能分區、六處重點水面、十大主題公園的空間景觀布局。其中,石景山河段的蓮石湖就是六處重點水面中的一處。
    重塑永定河,最大的困難是水的補給。鄧卓智介紹,永定河適宜的生態需水量每年在1.3億方左右,而現在的供水量還不到1/10。今后永定河的生態用水主要由再生水和雨洪水補給,輔以一定量的礦井水和地表水。中心城區清河、小紅門等9個污水處理廠將全部進行升級改造,采用膜處理和反滲透方法,將經過處理的再生水調入永定河,這樣就能保證大概1.2億方的再生水供給。本地一些小的再生水廠,如門頭溝、盧溝橋、五里坨再生水廠等也可以補充。雨洪水主要是利用永定河三家店以下的雨洪資源,就地利用、不再外排,年可利用200萬方左右。緊急情況下,再考慮從官廳水庫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