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6-04-29 00:00文章編輯:admin瀏覽次數: 標簽:
據中國環境網2016年4月29日訊 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提出有其特殊性,是經濟新常態下的舉措。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將宏觀調控的重點放在刺激生產端。生產的增長決定于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等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而市場會自動調節生產要素的利用。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所以不存在生產過剩。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為5個方面內容,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筆者認為,環保工作可以起到推進去產能、降成本和補短板的作用。環境保護工作應積極響應,充分發揮推動作用,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有力支撐,提高經濟發展的生態效率,加快實現綠色發展。
加強環境保護不僅能滿足群眾日益高漲的環境需求,還能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實施。
加強環境管理有利于推動過剩產能退出。環境政策劍鋒直指過剩產能,而一些過剩產能中就包含一些重污染產能,二者有十分密切的聯系。重污染產能是指工業行業中那些工藝技術落后、環保長期不達標、污染物排放嚴重又難以治理的產能。這些企業常年超標排放,污染排放量大。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降溫,鋼鐵、水泥等行業出現嚴重過剩產能。這些產能中又有大量企業常年環保不達標,企業經營長期處于保本線以下,不僅環境污染嚴重,還對經濟體的健康發展造成巨大隱憂。通過環保手段可以壓減和關停一批這樣的企業。
優化環境政策管理體系有利于降低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降成本的關鍵環節。環境管理政策自成系統,各單項政策從上到下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針對同一個排污行為的環境管理同時有統計、總量、污防、收費等多項政策。污染統計、總量核查、排污申報、收費核查都需要提供數據,同時還要制定一些污染治理的計劃和方案,企業急需環境管理體系對其減負。
加強環境保護創新有利于補齊市場需求短板。我國有全世界最大的粗鋼產能,但圓珠筆芯的鋼全賴進口;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產能,但生產高端數碼產品的玻璃需要大量進口;我國還有全球環境治理設備、技術最大的市場,但群眾良好的環境訴求卻遠遠未能滿足。經濟結構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由于有效供給不足,而關鍵則在于擴大有效供給。目前,我國環境產品已經開拓了如空氣、水凈化設施設備等新興市場,但這還只是環境供給非常小的領域,環保產業還有巨大的潛力未釋放。
加強環保執法有利于構建公平市場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構建公平的市場環境。而嚴格的環境監管與執法有利于形成公平的、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重污染企業在環境治理污染方面投入少,降低了生產總成本,相對于環保達標企業,這些不達標企業在產品價格上占有較大優勢,擠占了行業內達標企業的市場空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強化環境監管有利于減少惡性競爭,營造公平的發展氛圍,增強企業減排治污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環境成本內部化,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目前,環境保護工作正處在大改革時期,各項政策亟待優化、整合甚至重構。要通過環境政策系統發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實施。
一是完善環境標準體系,推動產能退出。大力完善環境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在改善環境質量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作用。在對行業整體發展情況及污染治理水平等進行綜合考量基礎上,對環境污染貢獻大的行業進一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提高重污染產能門檻,加速淘汰,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完善環境標準體系不僅要科學制定排放限制,同時要制定企業排放限制的適用環境,即完善企業達標判定依據,增加標準實施的可行性。完善標準的監測方法,依托于達標判定依據,合法合規推進落后產能、污染產能的淘汰。
二是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推進污染排放標準的執行。建立排污許可證的管理系統,以許可證制度填補標準、環評、監測、監察排污收費等制度真空。從根本上改變注冊證式的許可證管理模式,將企業產品、設施、生產工藝、原材料、污染物排放種類、排放限值、監測數據和守法情況系統整合到許可證中,以排污許可證為載體,建立企業環境守法信息系統。通過一證式管理模式解決環保多套數據、數據打架的問題,使環境執法、標準更新、政策制定都能有據可查、有例可循,提高環境管理的科學性、嚴謹性。
三是全面實施監測監察垂直,為環保裝上鋼牙利齒。推進省以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按照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將環保達標排放作為企業守法基本門檻,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公平執法,扭轉目前一些工業企業超標排放局面。通過監測監察的管理垂直,全面扭轉區域執法力度差異化以及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狀態。全國統一監測標準,公開監測數據,促進全社會共同關注和監督地方政府的環保工作。
四是推進環保領跑者計劃的實施。推進供給側改革,不僅要通過環保措施推進治理技術落后、生產工藝落后、超標排放的那些拖后腿企業退出市場,還要通過積極政策獎勵在環境治理領域拔尖的企業和相關主體。要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實施領跑者計劃。生產方面,對低于國家標準排放的企業要通過降低排污收費的方式鼓勵企業的減排;治理技術方面,對于治理效果好、治理成本低的高新污染治理技術要積極引導給予獎勵,讓那些使用新技術的企業在治理過程中獲益;流通方面,要積極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和固體廢物污染蔓延。
五是推進供給側改革要考慮社會經濟影響。在推動供給側改革、推進污染企業退出市場方面,要有序整治退出,推進企業兼并重組。鼓勵沒有銀行貸款的中小型企業主動申請退出或兼并重組轉型升級,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推動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剝離重組,淘汰落后生產線。要建立落后、重污染或過剩產能退出基金,做好退出企業的職工安置工作,通過企業和社會共擔的原則有序推進企業的退出。